该由谁来设定公司的目标
该由谁来设定公司的目标
五月,我们这批老青年顾问们突发奇想地要再过一次五四青年节,所以在约青年节一起喝下午茶。今天由周老师负责分享,她说:“我就着上次朱老师的‘目标、策略、计划’这六字来分享关于谁来设定公司目标这个主题吧。”
作为一个曾经的女青年,我也迷过中国足球。我还记得传说中中国足球职业化后请的第一个洋教练,德国人施拉普纳,曾经在训练课上回答某位国脚的提问(“教练,若比赛中我控着球,因被对方多人围堵而无法向同伴传出球时,该怎么办?”)时说过的一句话:“往对方的球门方向传!”当时我便想,这个国脚咋问出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在我做了多年顾问后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是错的!若这个国脚能自己明白这点,那他不仅能踢好球,还一定是个做好教练的料。回到公司上来,你要问一个员工他们公司的目标是什么,那是在折磨他。公司的目标该由谁来设定,肯定是老板啦。但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上世纪的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了事故发生了事故,美国政府和公众对核电的支持一落千丈。但GE核业务部门仍按早期的业绩,乐观地预计每年有三张反应堆订单。韦尔奇强令他们按“零订单”做年度计划,最终使GE核业务部门成功转型为技术服务。请注意:这里韦尔奇是“强令”哦,这说明业务部的老大们觉得自己才该是设定目标的人啊。
史玉柱大家都知道吧。他在1992年让巨人总部入驻珠海,93年在获得一块政府的批地后,史玉柱的巨人大厦最初设计是18层的办公楼;之后在政绩工程的诉求下,当地政府领导提出要将巨人大厦建成当年的中国第一高楼,层高便开始不断加码,18、38、54、64,直到94年初,巨人大厦开工典礼上,史兄宣布要建78层。最终在97年巨人大厦只建了三层便因资金链断裂,成了“烂尾楼”。这里,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觉得自己是设定目标的人啊。
再来说个老板,老胡,50多岁,温州乐清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我几年前给他们公司上过客服的课。前几天,电话聊起说他经商近30年了,最近首次感到“走投无路”了。把我吓一跳,忙问为什么?他说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因资金吃紧,其生产规模减至平常的1/3左右,减除所有成本费用后,剩下的钱远不够支付银行的利息。我说我记得你前几年自有资金盈余不错啊,为啥资金一下子这么紧?还不是这几年扩张的缘故,他懊悔地回答道。听了老胡的近况,我一面为他祈福能顺利过这关;另一方面,我也疑惑着:这几十年来,老胡到底为自己的公司设定过中长期目标嘛。或许,老胡觉得市场或银行是设定其公司目标的人。呵呵…
我还有个客户,是一家专做调味品的外资企业。在为他们做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家公司这么近50年来一直崇尚的是把公司盈余作为现金存银行,从不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从来不涉猎什么股票、基金、房产等领域,也不轻易扩张;设定的公司每年盈利目标则都能达到。这里,这家公司的目标是由那批经历过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清楚地知道无数企业倒闭的本质原因的董事会里的老家伙们设定的。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丽思·卡尔顿酒店,她对于崇尚奢侈品的人来说是一个传奇。其中最为有名的故事是关于称得上时尚代名词的可可·香奈尔,从上世纪的1934年到她去世的1971年,可可就一直住在巴黎的丽思酒店,酒店专门为她安装了私人专用电梯,电梯从她的豪华套房一直延伸到酒店后面的康朋街大门,方便她只需穿过康朋街就可抵达她的办公室。“我们顾客终生的平均消费为120万美元 。”根据丽思的统计,有22%的客人贡献了大约78%的生意,而总营业收入中的60%是由2%的客人贡献出来的。在外人看来,这个贡献度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丽思酒店的人只将其视为服务准则的第一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长期为丽思·卡尔顿创造终生客人”的必然结果。丽思有一个闻名遐迩的规定,就是任何一位员工,无论是客房服务、门童,还是行李员,无须上级批准,都有2000美元的额度去服务有需要的客人。正因为这个授权,客房人员能在发现客人遗忘在房间的护照时,立刻打车到机场,从洛杉矶追到旧金山,在客人出国之前送还护照;丽思用了最高尚也最善良的方法,既极大地尊重和信任了员工,又用这种信任为自己的商业经营提供了保证。上述种种作法都来源于酒店的创始人恺撒·里兹的个人信条,他相信通过最为专业周到的服务去赢得尊重和成就,而正是这种理念和价值观造就了丽思酒店今日的传奇。这里,创始人早已为公司设定好了能使公司走的很远很久的目标了。
一句话点评:政府、市场、老板、员工对公司发展可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着眼点肯定不同。
张家骅 上海瑞仕行商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