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静安区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的建议

【发稿时间 :2011-06-13 阅读次数:

关于静安区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的建议
静安区工商业联合会
合同能源管理,通俗地说就是把企业或机构在能源浪费中的利润挖出来,由浪费企业或机构和挖出利润的企业共同分享,这个挖出利润的企业就是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而如何挖出利润和分享需要合同约定。这种业务方式的实质就是用能单位以未来节能收益分期支付当前的节能改造成本。
这是一种互利多赢的模式,因上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而在北美出现并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中国已成为能源消耗大国,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高涨,二氧化碳减排的承诺等都迫使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环保、可持续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绿色、节能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并已推出了多项鼓励政策和资金。上海市区各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扶持有关合同能源管理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在节能技术产品、生产、施工、服务、能源评估、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担保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将孕育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二、产业发展还有瓶颈
由于多数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合同能源管理还不了解,节能观念依然停留在“要我节能”的被动状态,尽管合同能源管理能让企业“不花钱就节能”,但很多企业和机构还是将其拒之门外;即便完成了节能改造,约定的节能收益分享还会因为市场体系的不成熟而不确定,从而阻碍第三方资金的进入。
此外,除了节能产品和技术相对成熟外,其它的服务环节和服务体系还相对薄弱,各种专业公司和机构还不健全,相关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监管、担保体系等尚未建立。
三、为此提出的若干建议
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打造低碳商业商务区。为实现静安区“十二五”的产业建设发展目标和方向,现就静安区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1、突出“双高”体系,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
从目前国内合同能源管理市场的发展来看,最缺乏的不是节能产品和技术,而是市场规范和服务体系,如能源审计、节能技术产品、改造方案的评估、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参与合作形式等。建立一套公开、公正、透明的合同能源管理标准服务体系和高效率监管机制的“双高”体系,必将有效促进静安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行业协调促进组织,携手产业链各服务环节
设立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协调促进组织或专业服务协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吸引、组织所有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其成员可包括国内外领先的能源审计、咨询企业、施工监理企业、技术开发、施工改造企业、节能产品供应商等。
3、建立相关产业园区,拉动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着新设立的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协调促进组织或协会,以区内现有的科技创业园为基础,打造区内网上虚拟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园区,既可节省办公用地又可吸引企业落户静安区。对于组织或协会会员企业和注册区内的企业,均可优先参与静安区内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和标准服务体系的制订。
4、进行全区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能源普查
建议从政府等公共机构、公共建筑开始,让政府在建设节能型绿色家园行动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凡是企业申请参加普查的,可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根据普查结果及专业服务机构提出的改造方案制订静安区未来3年合同能源管理的实验方案和相关推进计划,实现社会的低碳发展。
综上所述,合同能源管理是一个新兴产业,重在管理服务,符合静安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划;从实际情况来看,发展节能产品制造显然不是静安区的优势所在,但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示范区,却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人文素养好,思想观念领先,管理基础扎实是区域特色也是优势,静安区规模可控,有利于在全区开展示范性实验;只要方向正确、策略得当,通过3-5年的发展和改造,完全可以使静安区成为国内全面实施低碳、绿色、持久发展的行政区。

附件:
?